高血压的错误认识,你有几个?
来源:《心理与健康》2015年第01期
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,高血压找上门来“投怀送抱”。面对这个不受欢迎的伙伴,人们忧心忡忡,备感苦恼,忽视它,逃避它,甚至责备它,厌恶它。
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,朋友们,如果高血压看上了你,肯定是因为你具备了它喜欢的“优良因素”。想想看,家里人有没有患高血压的?你的饮食是不是高盐高脂?是不是有饮酒的嗜好?是不是精神压力很大?是不是常常忧郁焦虑,却又不能自我缓解?所有这些都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。
不少人对高血压这种病存在错误的认识和观念,这不仅对治疗和康复不利,还会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。
1担心降压药的“依赖”
一些确诊高血压并符合降压药治疗条件的病人,非常不愿意服用降压药,担心服药过早,降压药会产生“抗药性”。他们认为,只要不开始服降压药,就不用终身服药。
只要确诊高血压,就必须通过药物控制血压,无论服药时间开始的早晚都必须终身服药。在血压控制平稳1—2年后,可以根据需要由医生决定是否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品种或剂量。
一部分经济困难的病人会对降压药带来的经济负担表示忧虑,进而拒绝服药。但从长远角度看,坚持服用降压药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,避免了更为危险的疾病危害和经济负担,是很有意义的。再者,专科医生会考虑病人的经济状况,选择价格适中、疗效可观的药物,从而帮助病人控制血压,减少病人经济上的负担。
2没症状就没危险
高血压起病缓慢、渐进。病人一般常见的症状有:头晕、头痛、颈项板紧、疲劳、心悸等。研究表明,约有五分之一的病人没有这些典型症状。有些人认为,既然没有症状,那么高血压就没有危害,也就没必要服药。
这是个误区。没有症状不等于高血压没有危害。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,影响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,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、高血压脑病、脑卒中等。高血压潜在的危险是致命的,必须引起重视,及时诊治,从而减少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。
3服药随心所欲
错误一:喝酸奶饮料效果一样
酸奶是由优质的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,本质上属于牛奶的范畴;而酸奶饮料,只是饮料的一种,不再是牛奶。二者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别很大,酸奶饮料的营养只有酸奶的1/3左右。孙孟里建议,酸奶饮料可以作为消遣解渴的饮品,有一定的营养价值,但绝不能代替牛奶和酸奶。
错误二:酸奶比牛奶更营养
很多人都认为牛奶经过发酵变成酸奶后会更有营养,事实上从营养价值来说,两者差异不是很大。不过,酸奶与牛奶相比,更易于消化和吸收,它的营养素利用率也相对较高。孙孟里解释,相对于牛奶来说,酸奶只是更适合“乳糖不耐受”的人群。
错误三:喝酸奶多多益善
酸奶,不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,要注意适可而止,否则很容易导致胃酸过多,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,降低食欲。尤其是平时就胃酸过多、常常觉得脾胃虚寒、腹胀者,更不宜多饮。孙孟里介绍,对于健康的人来说,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。
错误四:多喝酸奶能减肥
酸奶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,能够有效调节体内菌群平衡,促进胃肠蠕动,从而缓解便秘,但其热量要比牛奶高些,如果在原有膳食基础上额外多吃,同样会引起体重增加。想要喝酸奶减肥的女士,可选择脱脂酸奶,虽然味道不如全脂酸奶浓厚,但热量低。
错误五:酸奶可随意搭配
酸奶和很多食物搭配起来都很不错,特别是早餐配着面包、点心,有干有稀,口感好还营养丰富。但最好不要和香肠、腊肉等高油脂的加工肉品一起食用。因为此类加工食品致癌物比较多,和酸奶同时吃还会增加饱和脂肪酸的摄入。孙孟里提示,酸奶更适合与淀粉类的食物搭配食用,比如米饭、面条、包子、馒头、面包等。
也许爱上你是个错误
是一生也无法验证的期许
我终于顿悟
不是所有的纯真
都会在岁月中得以永驻
我用笑容祭祀彻心的痛楚
却发现曾经的记忆早已荒芜
唯有飘扬的尘土
撩动着纷乱的心绪
如果生命只有一次忠贞的美丽
就让我在爱情中芬芳中尽情地沐浴
若不
就让我在毁灭中痛得彻骨
让我陷入永无光明的低谷
本文来自网络, 转载请注明出处:
- 上一篇 :
- 下一篇:没有了